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软件 > 正文

环球看点!烟花照亮微小且平凡的美好——评品2023年东方新春宴优秀单品《幻想城的年》

  • 2023-05-07 15:53:43 来源:哔哩哔哩

年已经过完了,元宵花灯也已经暗去,各位想必已经埋首于新一年繁忙的劳作之中。在新春宴的舞台上出现的各个节目里,却有那么一个,一直萦绕在笔者心间脑海,久久不去。


【资料图】

就是这个,《幻想城的年》。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从该作品的二次创作属性、拜年作品属性、艺术作品属性三个角度进行品评,并附一个后记。全文长约4250字,阅读约需20分钟。

1.优秀的东方project同人二次创作——自律人偶上演的剧目

任何以塑造人物、讲述故事为核心的艺术形式,例如小说、戏剧、电影等,都具有类似的核心要素(环境、人物、情节)。乍看之下,创作的过程就是作者先构建一个故事发生的环境,然后在这个环境下构思一些可能会出现的角色,最后在让这些角色依据自身的特点表现出应有的行为构成情节。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逆向工程并不能还原创作的本质,在最理想的状态下,作者并不做上面那些工作,作者创造一个世界,然后记录这个世界中发生的事,最后形成艺术作品。如果作品需要一个城市作为故事发生的环境,那么作者必然要想象这个城市所在的国家是怎样的,乃至要先想象故事发生的星球是怎样的,然后这个城市自然地被这个星球上的这个国家的人民建立起来;如果作品需要一个人物,那么作者必然要先想象这个人物出生在怎样的家庭,受怎样的教育,父亲与母亲是怎样的人,童年的玩伴是谁,等等等等,然后这个人物成长起来,参与到情节当中去;如果一个人物在情节中有了一些行为,那作者必然已经知道了这个人物因为什么信念,或是童年受到了怎样的创伤,又或是因为这样和那样的经历最终做出了这样的行为。于是在这种理想的状态下,作者实际上并不能主导自己的故事,并不能改变自己笔下人物的命运,他能做的只是记录而已。但是实际的创作又与这种理想情况不同,人们并不是总能这么完善地进行想象,有时,当创作的动机是“使某个特定的场景出现”时,这种创作方式的追求反而和动机相违背,于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人们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一些妥协,在某些摸棱两可的环节用自己的意志代替了自然的因果,简化人物或者环境的成因等等。其中,在自己的作品中采用了其他作品中已经充分描绘的人物,把故事设定在其他作品中已经充分描述的环境中,也就是所谓的“二次创作”,就是这样的妥协方式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影响二次创作作品的艺术价值,因为艺术价值是由其传达的感情决定的,作品的各个要素作为媒介,其来源和是否完全独创并不对艺术价值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会在第三部分更详细地讨论。笔者认为,本作品《幻想城的年》充分利用了东方project在二十余年的创作和二次创作中充分描绘的人物形象,观众可以感受到魔理沙有大大咧咧,开朗阳光的个性;可以感受到爱丽丝精致,温柔,“都市派”的气息;可以感受到紫苑对姐姐的牵挂;可以感受到诹访子是“老顽童”等等。这些特征与已有的、在多年的官方作品和二次同人作品中被描绘的角色形象十分契合,这在免去了创作过程中“与艺术语言做殊死搏斗”之苦的部分的同时,也使得观众能够联想自己曾经欣赏的作品中对同个角色的描绘,使得最终呈现中,并不需要很长篇幅就能塑造一个鲜活的角色。这种对已有大量作品中某个角色展现出的共性特点的运用在艺术表达中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优秀的拜年作品——生活中不能常见的微光

如果去问家里的老一辈(60、70后他们),对于过年的印象是什么,可能得到的回答包括但不限于:赶集、吃好吃的、放炮、拜年。年的意义这件事,大致可以概括为“仪式感”,即别的时候做不了的事情,在过年的时候能做了,于是这件事就和年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成为了年的意义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物质条件好了,逛街和打牙祭不再是过年才能有的活动了,一个月吃个一两顿好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没什么压力,这意味着它们与年的联系就随着逐渐日常化而大大减弱了。随着城市中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年轻一代社交对象群体逐步脱离家族范围,放炮和拜年似乎正在直接退出我们的生活,一去不复返。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传统意义上很重要的年节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因为类似的原因在从年的意义中离开,也就是说,年,春节,看似正在失去它的意义。于是便有一批念旧的人,试图通过将各种年节活动与时下潮流做“跨界融合”,试图拯救“年味”的流失。其实,如果要尝试在现在的年节活动中体会“年味”,也就是让年重新获得充实的意义,应该把思路逆转过来,不去想“如何让原有的活动变得有年味”而是去想“在现在的情况下,什么东西可以与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答案便呼之欲出了:希望。希望在辞海里的解释有二:内心盼望着实现某种情况;心愿,理想,在这里取后一种。看起来这和倡导要在新年许个愿没什么不同,在新年伊始留下对将到来的一年的憧憬是一个在世界各地都有的习俗,不过许愿这件事其实在什么时候做都是可以的,生日的时候可以许个愿,考试出成绩前可以许个愿,看见流星可以许个愿,所以许愿这件事其实和年的联系并不那么紧密。因此希望是有别于许愿的,它代表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放弃生日、考前、或者其他什么场合许愿的时候带有的功利性,转而憧憬生活的美好:与亲人的团聚、能力的进步、理想的实现,甚至更抽象的爱、美、放松、自由等等。非功利的不代表是非物质的或者脱离实际的,为家人的安康祈愿、希望自己的灵感能够付诸行动、乃至希望自己所栽培的花朵长得茁壮,这些当然都是上述希望的一种。那么这个看起来不需要任何条件的活动,为何和年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因为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去处理生活中的琐事,在复杂的环境中努力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在这片泥潭中想要保持不被淹没往往得使出全身力气,那就很难再去保持一种与利益无关的,非功利的思维方式了。而过年的时候,终于得以有足够长的时间,难得地可以从生活的泥潭中完全脱身,因此,也只能在这样的时候去抓住生活的美好了。而且无论笔者今天是否这么提出,人们已经有意无意地在这样做了,希望这个行为已经与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了现在年味的一部分。让我们带着上述观点去看《幻想城的年》这部作品,它的背景并没有设定在一般东方project作品的通用环境幻想乡,而是选取了一个和我们身边环境很相似的地方: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一小群互相熟识的人,还有一定距离又确实影响着人们生活的疫情......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我们从作品中那些微小却美好的一幕幕联想到生活中的点滴:与久别至亲的重逢、久违的热闹好和活力、身边最重要的人、平淡且充实的日常......它带领我们从最细微的、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各个角度重新拾起生活中的美好,带领着我们去希望。因而笔者认为,作为一部拜年作品,这部作品有着浓厚的、令人怀念、令人热泪盈眶的“年味”。

3.优秀的艺术作品——与性灵共鸣的至大之音

好的艺术作品应当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有很多前辈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很多思考,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争论。笔者在这里斗胆提出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见解:同一艺术作品的价值对于观众和作者来说是不同的、但是总体上都是对某种情感的表达/接受。所谓情感,就是人对外界事物的直接反应,它是与经过归纳与演绎等理性思考后得到的“理念”对立的。常规来说,喜怒哀乐等都是情感的例子,产生它们并不需要缜密的逻辑和详尽的思考,而是基于个人的经历、环境、文化、所受教育等等产生的一种直接的反应。因此,感情具有这样的性质:它是高度个性化的,每个人针对同一事物的反应可能完全不同。同时,人们在孩童时期认识世界的结果就与感情很接近,因为那时候理性的能力都还没有形成,特别是习得语言能力的时候。现在人们使用的语言由“语境”来定义其具体意义,这个语境就是指谈话者在交流时默认同意的一些前提,比如描述“一张穿着军装的青年图片,写着‘士兵’字样”,如果在讨论的是一个征兵季的大学校园,这指的就是一张征兵海报,如果在讨论的是一个幼儿园课堂,这指的就是一张识字卡。语境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获得,并起到和交流过程中同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和人过去学习语言时的情感相关的,那么语言自然会很难准确地描述情感,因为它的意义不能脱离情感存在。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情感都是个性化的,还很难用通用的语言来描述,看似情感的交流和表达就是不可能的了。这时候,艺术就出现了。通过使用艺术的语言,艺术家能够将一种强烈的情感保存和表达出来,因此对于艺术家来说,在创作的当下,能够让他精准地感受到与自己希望表达的情感相同的情感的艺术作品,就是好的艺术作品。而对于观众来说,作为情感的交流过程中的接收方,能够唤起自己的某种强烈情感的艺术作品,就是好的艺术作品。且观众所接收的情感、和艺术家所原来想表达的,不必也不可能一致。由于情感的体验是相当个性化的,到底什么作品能唤起情感,到底作品唤起了怎样的情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同一文化背景、具有相似经历的人更可能对同一事物产生类似的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如诗歌意象、乐曲调式等艺术创作工具能够存在,具有同一文化背景、相似经历的人在大量的作品中对作品的这些部分的表达效果有了类似的认识,并在创作时继续应用它们。回到观众角度,正因为作品唤起情感,在理想情况中,对艺术作品的讨论也应该用艺术作品来进行,因为语言不可能准确地描述情感,只能描绘一个模糊的大概轮廓。最后,让我们用上述观点来看《幻想城的年》这部作品,与我来说,它是温暖的,如同久别重逢的微笑;它是热闹的,如同亲朋围坐的火炕;它是恬静的,如同游鱼戏水的深潭;它是充满希望的,即便令我无数次地重复这样的生活,我仍会热爱它如故。《幻想城的年》带给我莫大的感动,我怎么能认为它不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呢?

后记

呼啊~

终于写完了。

开始动工这篇评论的时候,还说初春二月(农历),写完的时候已经是立夏的第二天了。写的时候充分地体会到了何为“表达的焦虑”,写完的时候充分体会到了为什么“关注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但是这篇文章仍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比如第一段的形象化表述,笔者其实心里很没底,到底是给表达增色还是添乱。而且,全文的观点理论基础其实还是相当不牢靠。因为笔者并没有真的创作过一部作品,所以第一段到底只是纸上谈兵,也并没有足够的例证;第三段的观点也只是笔者对于艺术哲学的浅薄了解加上99%的俺寻思得出的结论,究竟是否有价值,笔者也不确定。(你都自己骂完了我们还骂什么喂)因此欢迎一切形式的交流和批评。

最后感谢能够看到这里的你。毕竟这文章写的是真的长,笔者自己说不定都看不下来。

(迟了数月的)新春快乐!

标签:

推荐阅读

环球看点!烟花照亮微小且平凡的美好——评品2023年东方新春宴优秀单品《幻想城的年》

年已经过完了,元宵花灯也已经暗去,各位想必已经埋首于新一年繁忙的劳作之中。在新春宴的舞台上出现的各个

【世界时快讯】湖人锋线大将的整体状态真是好到惊人,他的出场时间真是太少了?

湖人锋线大将的整体状态真是好到惊人,他的出场时间真是太少了?,湖人,勇士队,八村塁,脚伤势,锋线大将

天舟六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将于近日择机发射-今日关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5月7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组合体垂直

天天快消息!今年季后赛得分榜前10:巴特勒乔丹附体 库里抢7封神 布克揽3席

NBA季后赛一直都是成就英雄的舞台,在这里,那些拥有非凡能力的球星们会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关键时刻的大

天天实时:禁止软件访问外网-禁止软件访问网络

1、打开Windows防火墙。2、  2、打开后点击高级设置。3、  3、点击出站规则注意是出站规则不是入站。4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