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软件 > 正文

新华社 | 陕西宝鸡: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 念好乡村振兴“产业经”

  • 2023-06-01 19:19:22 来源:宝鸡新闻网

5月,是53岁的姚林东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走到村子周围的树林边,只见数百个蜂箱整齐摆放,嗡嗡的蜂鸣声不绝于耳。姚林东揭开其中一个,查看采蜜情况。

“最近正值‘流蜜期’,今年雨水多,产量可能略有下降,但好在蜂蜜的品质不受影响。”这位从事中蜂养殖近30年的“老把式”说。


【资料图】

姚林东所在的陕西麟游县佛堂寺村位于大山深处。早年间,村里多为留守老人,人们靠种植小麦、玉米养家糊口。脱贫攻坚后,佛堂寺村立足地域特色,利用春夏秋三季蜜源植物发展中蜂养殖。

“中蜂不需要追蜜转地放养,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养蜂取蜜。”佛堂寺村党支部书记王明军说,在姚林东等养蜂能手的带领下,村民们从窑洞里零散“土养”,发展到规模化活框养殖,全村一万余箱中蜂每年可产优质成熟蜜60多吨,现在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

将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土特产”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也使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了新路。如今,麟游县依托当地50余万亩刺槐林发展中蜂养殖、蜂蜜加工等“甜蜜产业”,年产值超过1200万元。

图为麟游县崔木镇木龙盘村村民正在取蜜。(受访者供图)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以臊子面闻名于世。“臊子面相传始于西周时期。每逢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臊子面款待客人。”岐山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张晓宇说,基于悠久的历史渊源,再加上岐山作为关中产粮大县拥有充足的原粮,当地将“做大一碗面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立志让岐山面食翻山越岭,走上全国更多百姓的餐桌。

在位于岐山县城附近的陕西秦忆浓食品有限公司,一桶桶即食臊子面即将搭乘电商快车发往全国各地。公司总经理净宁波表示,通过与本地农户签订400余亩的农业订单,公司收购面粉、胡萝卜、豆腐、蒜苗等原料进行加工,用原产地材料还原臊子面本味。此外,当地还实施了“百城千店”工程,龙头企业已开设连锁店47户,解决了一方“土特产”走不远的问题。

伴随这碗面一同成长的,还有众多上下游企业。走进岐山天缘醋产业园,浓郁的醋香扑面而来。企业董事长助理马伟刚告诉记者,随着臊子面越走越远,醋作为调味的点睛之笔,迎来了更加旺盛的市场需求。

“2018年开始,我们对醋提质升级,适当降低酸度,更好地满足外地消费者口味。2019年,我们创新推出臊子面酸汤调味汁,2022年销售额已突破千万。”马伟刚说。

图为岐山天缘醋产业园内工人正在操作自动翻醅机。(新华社记者赵英博摄)

围绕岐山臊子面,岐山县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发展模式,同时建设以包装生产、食品加工、消费体验等多产融合为特色的食品产业园,县域产业空间布局不断完善。

“过去,标准缺失、生产分散、链条短而不全,是制约‘土特产’发展壮大的短板。通过出台行业标准,把单一农产品发展为多元产业链,我们向产业融合要效益,用规模发展促就业,打通了产、供、销,也把‘地区+美食’的招牌越擦越亮。”张晓宇说,“一碗面”经济已为当地村民提供超过9万个就业岗位。(新华社)

标签:

推荐阅读

新华社 | 陕西宝鸡: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 念好乡村振兴“产业经”

5月,是53岁的姚林东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走到村子周围的树林边,只见数百个蜂箱整齐摆放,嗡嗡的蜂鸣声不

让爱遇见爱 | 齐鲁制药亲子公益嘉年华活动圆满举办

让爱遇见爱以一己之力聚天下公益之心初夏的雨,绵润温婉,氤氲的水汽,笼罩爱意。伴随霏霏细雨,5月27日

过去将来时的结构_过去完成时的结构|世界热门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过去完成时的结构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

我国海上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投用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记者从中国海油集团获悉,1日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油田开发

追逐电动车梦想 沙特主权基金对Lucid再追加投资18亿美元 环球讯息

追逐电动车梦想沙特主权基金对Lucid再追加投资18亿美元。新闻资讯提供最新、最及时的新闻服务。包括:个股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